11月19日,由机构投资者评论 IIR主办的“‘内卷’与‘迁移’— 产业背景机构投资者闭门会”顺利落幕,会议旨在探讨经济“内卷”时代,产业投资者如何突围、明确定位,从投资策略观、产业投资带动产业/集团转型、市场化投资机构视角下的资源整合逻辑及当前政策趋势等方面展开深度讨论。
以下为东方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汉先生部分发言实录。
金融科技集团:投资与主业多维协同
东方财富集团是一家领先的创新金融科技公司,集互联网财经门户、金融电子商务、金融终端及移动端等为一体的互联网服务大平台,公司围绕链接人与财富,用户第一,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的使命,深耕金融科技领域,2010年登录深交所。上市十年来,我们获得了互联网基金销售牌照,并购了西藏同信证券,实现了集团各大平台的流量变现,整体业务也得到了新的突破与发展。
我们的集团致力于构建基于流量、数据、场景和牌照四大要素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生态圈。目前我们证券公司也是3A的主体,研究涵盖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和上市行业,可以为一级市场的退出提供很好的再融资或分拆上市的专业服务。
在整个集团的证券板块下还有创新资本和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主要做的是集团业务方面的协同,主要围绕资产端和退出端,包括行业认知、资源协同、IPO退出、并购、减持等多个层面。
东方财富网也算是一个金融科技平台,但与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相比还有不少差异。在商业模式、主要收入来源、业务模式、客户来源/主要客群等层面都有不同。
人、财、价、务、险
金融科技是由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本质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金融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云计算属于底层设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提供生产力,区块链技术则推动模式重构。以云计算为基础的金融云服务发展较快,应用较为成熟,小型金融机构倾向于使用公有云,公有云可以集中行业用户的共性,产生规模效应,减少运维成本。
金融大数据应用数量众多,金融巨头优势明显,银行、保险、证券、支付、互金行业都以大数据作为基础资源,实现多样化的业务和功能;区块链市场当前仍处于创新创业初期;人工智能应用发展迅速,正在成为应用的热点方向,包括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言识别、知识图谱等。
2014至2018年,是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爆发增长的几年,营收规模由1517.5亿元增长到10345.3亿,年均复合增长率61.6%。受益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需求持续的释放、行业关键技术的优化升级,金融科技板块还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在金融科技的具体赛道,我们东财投资也把与证券业务相关的细分领域进行了梳理,分成投教与获客、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资管业务、中后台业务几大部分。
以资管业务为例,我们又分成投资业务系统、融资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投研支持系统几个板块。具体包括投资业务系统的投资交易操作、投资交易管理、估值清算与报表报送,融资业务系统的ABS承做与发行、供应链等资产对接平台,风险管理系统的舆情监控,投研支持系统的金融数据服务与辅助工具。
讲完赛道,我们团队在具体的投资方面,关注的逻辑就是人(诚信、能干)、财(财务指标优秀)、价(价格适宜而不是单纯便宜)、务(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险(我们的理解:最坏情况下可得到合里结果,预期乐观的情况下获得很好的收益);再简单讲就是“三好”:人好,事情好,价格好。我们也有幸投资了一些优质企业,比如专业从事商业信用风险管理、也是首个登陆中国证券市场的征信企业商安信,还有智能交通领域车载及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的聚利科技。
案例分享与投资逻辑
资管新规对整个行业应该影响还是比较大的。2020年10月23日证监会也发布了资管新规细则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对部分条款进行了松绑。“再融资”也是2020年度资本市场关键词。我们也提炼主要包含六大要点。
我就分享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