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机构投资者评论IIR
尊重原创,抵制洗稿,违者必究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IIR防丢失备用公众号:IIR_Backup
经IIR综合查询梳理,2023年6月,“中粮包装”第一大股东“中粮集团”首次表示拟出售所持“中粮包装”股权,并已与第三方买家进行初步洽谈。2023年12月6日,“申万宏源”代表“中国宝武”(全称“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也称“宝武集团”)及“国新投资”相关的“要约人”(CHAMPION HOLDING (BVI) CO., LTD,具体股东情况见下图),“锁定”“中粮集团”实际持有的29.7%的股份,提出拟以最高76.5亿港元收购“中粮包装”全部已发行的股份。“中国宝武”旗下控股国内金属包装行业规模第三的“宝钢包装”(2018年1月15日,宝钢包装纳入“中国宝武”一级子公司管理体系),倘若当时的收购落地,营收已达百亿级的行业第二“中粮包装”,以及行业排名第三的“宝钢包装”,都将归于央企“中国宝武”。
2023年12月12日,“奥瑞金”随即提出有条件全面要约,拟收购“中粮包装”的全部股份。彼时,“奥瑞金”是“中粮包装”第二大股东(2015年至2016年期间,“奥瑞金”参与“中粮集团”旗下企业混改,入股“中粮包装”,成为第二大股东,并进驻董事会),合计持有“中粮包装”24.40%的股份。
“暗战”涌动,“易拉罐”前三甲之间潜在交易的最终走向如何,将直接改变金属包装行业头把交椅的归属。
半年后(2024年6月8日),“奥瑞金”发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锁定”“中粮包装”自然人股东张炜(张炜持股22.01%,为第三大股东,“奥瑞金”与张炜订立不可撤销的承诺,将取得张炜所持全部“中粮包装”股权),拟通过下属“华瑞凤泉有限公司”的境外下属公司“华瑞凤泉发展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粮包装”全部已发行股份(以每股要约股份7.21港元的要约价向“中粮包装”全体股东发起自愿有条件全面要约),整体交易对价上限约为60.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5.2亿元。奥瑞金也表示,将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完成支付,“华瑞凤泉”相关主体拟向“浦发银行”合计申请不超过110亿元的授信额度。
2024年9月3日,“中粮包装”发布公告,由于在要约的首个截止日期(9月3日)时,“中国宝武系”的要约人已收到的要约股份(已收到约3.4亿股要约股份,占30.9%)不足,此前由“申万宏源”代表要约人提出的收购“中粮包装”的要约正式失效(要约人及与其一致行动各方不得在12个月内宣布再对股份提出另一项要约,除非获执行人员同意则作别论)。
在此期间的数月内,“奥瑞金”及旗下“华瑞凤泉”取得各类监管批准及备案手续(含2024年8月29日取得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予禁止决定书》,对本次交易不予禁止,允许公司实施集中),直至2024年12月20日,“华瑞凤泉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要约人,依据相关规则与“中粮包装”联合发出要约综合文件,要约自2024年12月20日正式启动。
经过要约期内的多轮有效接纳,至2025年1月22日时,“华瑞凤泉发展”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中粮包装”已发行股份的98.59%;2025年4月17日,“华瑞凤泉发展”向“中粮包装”股东名册记载的剩余股东的强制收购也正式完成,这也意味着,“奥瑞金”完成对“中粮包装”全部已发行股份的收购,坐稳行业“龙头”地位。目前,“奥瑞金”旗下“华瑞凤泉发展”已全部支付“中粮包装” 股份对价,合计约60.7亿港元。
IIR注:此次“奥瑞金”收购“中粮包装”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的后续事项仍在有序推进中(如在交易完成后6个月内完成标的公司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审计报告等);交易完成后,“中粮包装”仍为独立存续的法人主体,其全部债权债务仍由其自身享有和承担。
如若此前“中国宝武系”拿下“中粮包装”,将是一笔国企间(实质是央企间)的并购整合案。而此次民营企业“奥瑞金”最终获得“中粮集团”的认可,将更早上市(2008年)的“中粮包装”收入囊中,或能增强“奥瑞金”的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完整度,这体现了政府部门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积极信号,更重要的是,作为链主型龙头民企,此次“奥瑞金”收购“中粮包装”,也将让产业进一步提“质”——一家合计年收入或达250亿元的金属包装新龙头呼之欲出(2023年,“奥瑞金”营收138亿元,“中粮包装”营收103亿元;据“奥瑞金”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奥瑞金”实现营收108.57亿元,实现净利润7.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