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机构投资者评论IIR
尊重原创,抵制洗稿,违者必究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IIR防丢失备用公众号:IIR_Backup
自今年1月1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亚信安全”(全称“亚信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上市)及港股上市公司“亚信科技”(“亚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AsiaInfo Technologies Limited”,2018年实现上市)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到5月11日拿到9亿元并购贷款额度(签署合同),再到昨日(5月16日)亚信安全与“交易对方”(指“SKIPPER INVESTMENT LIMITED”,系“中信资本系”投资主体)签署相关补充协议(Supplemental Agreement),“宽带先生”田溯宁扮演重要角色的两家上市公司,离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又进一步(交易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境外投资备案、反垄断审查等手续,以及需具备约定的“交割条件”等前提)。
IIR研究院基于对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多个数百页相关公告的详实梳理、拆解及透视分析,我们发现了此次交易的多个行业示范性要点、亮点;这让我们看见了此次交易背后多元、复杂的交易动机与需求,也足以让我们再一次“见识”到“宽带先生”和交易团队(含买卖各方、中介顾问机构等)精心的结构设计,以及各自深厚的“能量圈”。
4. 本次交易后,可以说,田溯宁通过巧妙的并购基金结构,用3亿元(通过实控的“亚信安全”(田溯宁直接及间接持股47.87%)出资约3亿元)撬动了约18亿元现金(具体见本段注释),从中信资本手中重新拿回“亚信科技”的实际控制权(截至 2023年末,亚信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为“中信资本系”(SKIPPER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 22.87%);田溯宁直接及间接持股合计12.91%;此次交易后,“收购主体”将持有“亚信科技”19.236%或20.316%的股权,以及更高比例的表决权);
IIR注:18亿元现金包括约9亿元的基金+不超过9亿的并购贷款,用于支付交易价款及其它费用、预留资金等,如有差额将由“亚信成都”(即“亚信安全”)补足。实际交易对价为:在收购“亚信科技”19.236%股份的情形下,交易对价为17亿港元;在收购“亚信科技”20.316%股份的情形下,交易对价为17.96亿港元。出现两类情形的原因是:中信资本及宽带资本的相关基金,还有向第三方出售“亚信科技”少量股权的计划尚未最终确定(2024年10月31日为最后截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