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半年多、更多以“董卿老公”身份被周知的密春雷,正式现身了。
据《财新》此前的报道,密春雷于2022年元旦前一天被带走,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21年11月26日出席八局四公司承建上海览海康复医院的开业仪式上。
览海医疗(现退市海医,600896.SH)发布公告,公司“董事、董事长密春雷因个人原因授权公司董事倪小伟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授权期限于2022年7月6日到期。自2022年7月7日起,密春雷正常履行公司董事、董事长职责,不再授权倪小伟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览海医疗」与「上海人寿」
览海医疗前身是航运公司中海海盛,2015年,密春雷入主中海海盛,后更名为览海医疗。
2015年,中海集团宣布重组的同期,中海海盛控股股东中海集团将其持有的8200万股中海海盛,转让给“上海览海上寿医疗产业有限公司”,溢价约50.3%;中海海盛实控人此后变为“览海系”。
中远海运集团的复杂央企重组案例,可参见文后IIR相关链接,最复杂巨型重组案背后的央企:中远海运集团案例及股权投资扫描 | IIR · 头号玩家
同年,在牌照获批后,览海控股联合多家国企(中远海发(601866)子公司中海投资、上海电气、上海城投、上海国际系等),共同发起设立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人寿”)。上海人寿成立时注册资本20亿元(目前注册资本金60亿元),览海持股20%,成为最大发起股东,密春雷任董事长,目前仍是法定代表人。
2021年5月6日,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人民币,览海医疗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今年3月,密春雷“失联”期间,“览海系”核心金融资产——上海人寿10亿股权被司法冻结,相关被执行人为览海控股。
2022年4月30日,览海医疗披露2021年年报,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中,出具保留意见。
2022年6月20日,览海医疗收到上交所关于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于6月28日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的交易日为7月18日。
6月21日,密春雷、上海览海投资有限公司、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案件,执行标的约7.19亿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金融法院,(2022)沪74执215号)。
进入退市整理期的第一日——6月28日,览海医疗向上交所提交复核申请书以及律师事务所就申请复核事项出具的意见书,但截至目前,其还未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复核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提交保荐机构就申请复核事项出具的意见书。
而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1月修订)的规定,上交所会在收到复核申请文件之日后的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按预计截止日——7月18日倒推,目前剩余保荐机构提交意见书的时日,只剩2-3天了。
如退市整理期到期届满无进展,5个交易日内,退市海医将正式摘牌,终止上市。
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6.11条,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间,公司将不筹划或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那么,如若退市,后续览海医疗的命运将如何?
据时代财经的最新报道,时代财经就国资华润集团入局、就重组事宜进行磋商的传言,7月6日下午致电览海医疗进行过求证,但截至其发稿,未获回复;而华润集团方面,则对时代财经表示“不清楚”。
生在上海,“业”在上海,此前也多与上海国资合作的览海医疗,就其前途,有网友戏称,最理想的结局是,上海国资接盘上海人寿,上海人寿接盘览海医疗。
今日,7月7日,退市海医盘中涨停,截至目前,股价1.11元/股,总市值11.38亿元(昨日股价1.01元,市值10.35亿元)。
今年1月30日,上海人寿披露了其2021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从全年业绩来看,上海人寿2021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04.5亿元,同比增长约21%,年四个季度净利润分别为-0.48亿元、0.68亿元、2.88亿元、-2.78亿元;全年的净利润3000万元,相比2020年的2.89亿元骤降近九成。
此外,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上海人寿偿付能力不达标,风险等级从B类降至C类。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上海人寿核心偿付能力119.99%,综合偿付能力124.89%,这个结果仅过及格线,未达行业平均水平,偿付能力不达标,也会对保险公司展业造成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