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系”创办者、加拿大籍肖建华,在2017年初从香港四季酒店被带返内地后,近日(7月4日)在上海受审。
据《泽平宏观》2021年末的报告,“明天系”“峰值时期参控股金融机构44家、上市公司9家、资产峰值高达3万亿”,“短短三年间金融帝国土崩瓦解,10余家金融机构悉数被接管,包商银行破产,明天系走向末路。”
肖建华生于山东肥城,考入北大法律系后,大三当选北大学生会主席,1990年留校任教。
1993年,肖建华走出象牙塔,联合北大资源集团创立北京北大明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最初在中关村倒卖电脑;1996年,肖建华正式进军资本市场;1999年,“明天控股”正式创立。
经由将重心转移至内蒙古包头,以及黄河化工、华资实业等国企的改制上市;再到2008年太平洋证券上市黑幕的转折;2008年在加拿大“落子”、涉足多处地产投资;直至2017年之后的没落,“明天系”的故事,5年后,才刚刚进入“尾声”。
全牌照:「明天系」核心「金融机构」
包商银行接管、重组及破产过程:
2005年以来,包商银行被逐渐“掏空”,清产核资结果显示,2005年至2019年的15年里,“明天系”通过注册209家空壳公司,以347笔借款的方式套取信贷资金,形成的占款高达1560亿元,导致资不抵债,破产清算。
2019年5月被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10月启动包商银行重组;2020年1月,新设“蒙商银行”承接相关业务、资产及负债;2020年5月20日,蒙商银行正式成立开业,由存款保险基金向蒙商银行、徽商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并分担原包商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
在蒙商银行等主体接收完大部分包商银行历史业务后,2020年11月17日,包商银行以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申请破产清算,6天后,银保监会2020年11月23日晚间发布《关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的批复》称,原则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
2021年2月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包商银行破产。
包商银行被接管后,2020年7月17日,“明天系”旗下的其它9家核心金融机构——四家保险公司(华夏人寿、天安财险、天安人寿、易安财险)、两家信托公司(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两家证券公司(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和一家期货公司(国盛期货),被银保监会、证监会依法正式接管,并委托市场机构启动重组。
2021年7月16日,银保监会决定,延长华夏人寿、天安财险、天安人寿、易安财险、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六家机构接管期限一年,自2021年7月17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止;同日,证监会宣布,因接管任务尚未完成,延长对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的接管期限一年。
如今,两年的接管期限,也只剩下10天。
除包商银行外,“明天系”的9家核心金融平台里,新时代证券刚刚正式“投身”央企“诚通”;国盛证券仍在与雪松控股一地鸡毛的业绩补偿案里挣扎;新时代信托上月刚确认“打折”兑付方案;新华信托,则在今日正式宣布破产。
「明天系」核心金融平台的不同现状
华夏人寿:
7月4日,华夏人寿发布《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华夏人寿总保费收入为2549亿元,与上年几乎持平,市场排名不变,依然位居第三;其中当年续期保费持续突破1000亿元,实现稳步增长。
在银保监会发布接管公告前,中天金融(旗下有中融人寿等)曾希望“蛇吞象”,以不超过310亿元的现金购买华夏人寿21%-25%的股权(当时中天金融资产仅有165亿元,后卖掉中天城投集团,获得246亿元资金),并拿出70亿元定金。华夏人寿被接管时,其在“明天系”保险公司中的资产规模最大,2019年底总资产规模为5873亿元。
银保监会接管后,中天金融的交易被搁置。今年6月17日晚,中天金融(000540.SZ)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以现金方式购买华夏人寿21%-25%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尚在进程中,尚未形成最终方案。公司已依据协议及交易进程支付了定金70亿元。本次标的股权交易定价不超过310亿元。
天安财险:
今年6月9日,天安财险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出保险业务资产包,转让底价近21.14亿元。从公告内容看,此次转让采用网络竞价的方式来征集接盘手,决议已通过天安财险接托管临时联合党委会议批准(近期,天安财险大股东——西水股份,600291.SH,也已从上交所摘牌)。
天安财险资产包目前仅接受两类受让方:第一类,虽不是财险公司,但其拟作为战略类及以上的投资人(持股比例大于等于15%)发起设立一家新财产险公司,并由该新公司作为最终受让方;第二类,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合法组建并存续的财险公司。
另两家保险公司——天安人寿、易安财险未有最新进展。
新时代证券:
2021年9月1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新时代证券股份,共28.59亿股,占其总股本的98.24%,转让底价为131.35亿元,转让方系8家股东。
2021年9月底与10月初,西部证券与东兴证券先后宣布拟各自联合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受让新时代证券挂牌转让股份;2021年10月19日晚间,西部证券发布公告,终止联合收购新时代证券股权的报价事项;不久东兴证券也发布公告,决定终止受让新时代证券部分股权;2021年12月24日,北京产权交易所通报称,中国诚通受让新时代证券上述挂牌股份。
2022年3月25日,证监会核准中国诚通成为新时代证券主要股东和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控人,对受让事宜无异议;2022年4月10日,新时代证券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已变更为中国诚通(持股98.24%),实控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2022年5月23日,新时代证券递交的《被处置证券公司恢复正常经营审批》的申请材料被证监会接收;2022年5月27日,证监会通报依法结束对新时代证券为期近两年的行政接管。
IIR关注到,2022年6月2日,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称,已变更为:诚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盛证券、国盛期货:
早年,国盛证券是“明天系”实控的"中江信托"的子公司,此后国盛证券被剥离,成为杜力、张巍实控的、“借壳”华声股份上市的"国盛金控"的子公司。
截至目前,由于涉及当年“借壳”关联的国盛证券业绩对赌,以及后续国盛证券不达标、中江信托需承担补偿义务的问题,牵扯出来纷繁复杂的利益方纷争(2018年,雪松控股收购中江信托控股权,近期,国盛金控发布《关于重大仲裁事项的公告》,被申请人是雪松信托,要求雪松信托以1元的价格转让3.12亿股国盛金控的股份,返还现金股利539万元,再支付补偿现金18.3亿元;业绩补偿案再升级)。此外,今年5月31日,多个股东共同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国盛证券合计50.43%股权并已停牌的事项,至今仍未有核心进展。
国盛期货大股东为国盛证券(98.65%)。
新时代信托:
新时代信托成立于1987年1月,前身为包头市信托投资公司,2009年6月更名。今年6月4日,新时代信托接管组发布公告,按照接托管组确定的“争取自然人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为避免风险外溢和扩散,新时代信托努力与股东、债务人等沟通协商,达成了信托产品总体处置方案。受让方案已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
新时代信托将于2022年6月8日至6月28日受让投资者持有的合格信托受益权。按本金规模分四档报价,合同生效后60日内支付价款。第一档为300万以下(不含),计算比例为80%,第二档为300万元-600万元(不含),计算比例为70%,第三档为600万元-1000万元(不含),计算比例为60%,第四档为1000万元及以上,计算比例为50%。
新华信托:
新华信托初创于1979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信托公司之一。2020年7月20日起,开始组织新华信托债权和信托产品份额登记工作;2021年8月5日,官网发布公开招募投资者公告。
今日(2022年7月6日),距离新华信托接管期满还剩10天,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的批复》。银保监会表示,《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破产清算的请示》(新信发〔2022〕14号)收悉。经研究,同意新华信托依法进入破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