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机构投资者评论旗下IIR研究院联合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成思危基金共同举办“大学捐赠基金及主流LP资产配置业务专题研讨会”。
会议旨在探讨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与海外一流大学捐赠基金资产配置模式的互通有无,围绕股权类基金作为大学捐赠基金资产配置品类之一展开深层次讨论,并尝试探索推动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作为私募股权行业长期资本、从政策层面引导我国私募股权行业向机构化、专业化、可持续的方向健康发展。
以下为部分参会高校、机构(GP)及嘉宾代表精华点评。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国科大基金会)
项目主管 董博红
非常荣幸能来参加这次专题研讨会,听取各位前辈和专家的经验分享,受益匪浅。对高校资产配置多元化,尤其是股权类基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国科大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国科大基金会成立时间不算长,2009年在民政部注册成立,去年正是建会十周年,也是在去年年底,获评民政部颁发的4A级资质。今天袁秘书长报告中提到的2018年民政部登记高校基金会捐赠收支数据统计中,国科大基金会净资产数排位第五。
国科大基金会2015年之前资金量不大,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社会捐赠到账金额破亿,开始扩大委外投资,但是投资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是信托理财;2018年成立了专门的投委会,使投资更加专业化;2019年,理财收益3000多万。基金会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在稳健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投资多元化。
2015年年底,成思危先生的家人根据先生遗愿,将其生前的工资、稿费捐赠给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并发起设立了“成思危基金”。这次也是非常荣幸,能参加成思危基金支持的研讨会,谢谢张秘书长和主办方,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与合作。
联创资本 创始合伙人/董事长 韩宇泽
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研讨,听见非常新的东西和不同的声音。
我们联创资本伴随行业发展已完整走过了20年,目前在管规模400多亿,已上市的项目有83家。依据目前比较乐观的退出状况,预计未来两年我们的上市项目可以过百。
对于这两年私募股权行业出资人结构的变化,我们自己也感同身受。这个行业需要合格的投资人,他必须符合私募行业的特征,认同这个行业是一个长周期、通过牺牲流动性来换取超额收益的资产配置类别。
所以几年前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基金出资人结构做调整。目前我们基金的出资人结构里,占比最高的是政府引导基金;第二大类别是产业资本,比如央企及地方国企;第三大类是金融资本,比如保险、大型母基金等;最后一部分才是民营资本。
今天的研讨对我们有非常好的启示,事实上,我们正在和香港科技大学共同推进校友捐赠基金的设立工作,此次袁主任也代表香港科技大学一起来参与了研讨。
以往我们的基金LP里没有高校教育基金会或校友资金的类别,但目前我认为,对于管理人来讲,大学捐赠基金或校友基金的风险容忍度应该是更低的。母校的资金、校友的资金投到基金里,如果投资出了风险,或者业绩不好,我们作为校友、当事人,确实是承担不起的。所以高校教育基金会或者校友基金对管理人、对所投产品或项目,选择的标准都应该更高些。
对基金管理人的选择一定不要单纯只听市场上传言的哪个品牌做得好,某个项目回报有多高,一定还是打开看看管理人近十年的业绩,整个基金和管理团队的结构,项目退出率等等,这非常重要。
另外,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目标也是提升直接融资比例。但实际上这两年直接融资比例大幅下滑,剔除国家或国资背景新设的大基金,近两年整个行业能拿到钱的机构是不多的,人民币股权基金几乎是连续两年断崖式下跌,这也连锁引发了企业的融资难。现在融资难确实是行业非常典型的特征,而且我认为这一轮的影响将有可能促使40-50%的私募机构彻底退出市场。
当然,虽然行业现在有诸多困难,但同样可能也是最好的机会。我们这20年经历了几轮行业周期,当市场低迷、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往往这时的基金都能投到好项目,也会在后期跑赢市场。而当市场过热,人人都参与时,泡沫就显现,风险也就更大。
另外,二级市场好转,尤其注册制全面的推开,并购重组政策的调整,会给整个股权投资行业带来很好的退出机会,这会带动一级市场的回暖,一定是这个规律。
另外近期我们也观察到,私募证券基金的增长速度飞快,这和退出市场好转不无关系。一个私募证券基金发个10亿、20亿的产品,可能瞬间被抢光。但我们也认为,这种状况和速度可能已存在潜在的风险。
当然,在这个周期传导的过程中,包括我们的高校教育基金和校友基金等机构投资人,也可考虑参与一些S基金。配置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数据是收益率远高于其它类型产品,因为相对来讲标的清晰,项目也经过检验,流动性可期。
简单谈谈这些,谢谢大家。
明裕创投 创始人 崔麟
大家好,明裕创投2018年成立,我们的前身是华特迪士尼旗下 Steamboat Ventures (思伟投资)的中国团队。目前团队成员中有一半是思伟年代一起打拼10年以上的老同事,主导过思伟投资在中国3期美元基金的投资、管理和退出工作。当时的基金是中国2006年和2012年同期表现最优的美元基金之一。
我们算是一个美元基金背景更浓的机构,今天听了在座朋友们的发言,也结合这两年我们与国内外美元、人民币基金LP的一些沟通交流,简单谈谈我的观点。
1. 有关LP Co-Investment(共同投资)的问题:
从GP角度看,我们非常理解LP通过co-investment方式来增加回报倍数,但真正愿意与LP分享这类投资机会的,一定是小型基金。一个投资人,希望通过给大中型基金做LP来获得跟投机会,除非你做anchor,出资好几个亿,否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成熟的大中型GP自己也有很大的deployment pressure(投资/配置压力),很难有时间和空间去为LP提供这类co-investment的增值服务。
2. 求稳还是求收益?
所有GP和LP都明白一个基本道理:基金的规模和基金的表现大概率会成反比。LP投大基金的目的是求稳,不是求更高的IRR,也不是求DPI迅速过1。投资讲究资产配置,求稳和求upside(更高回报)一定是个平衡,两者都不可缺。
3. 为什么DPI低?
GP现在总跟LP说市场不好,退出很难,其实有时也是GP的借口。我认为现金为王在LP群体里还未成为共识,有些GP的DPI非常低,在一定程度上是LP对GP这方面要求不够。
坦率讲,GP是非常care(在意)LP的反馈意见的,如果LP都要求DPI,GP哪有不听的道理。事实上,这也倒逼GP提升应有的能力。而从退出角度看,某种程度上任何deal都可谈,只要你愿意花足够时间找买家,做沟通,价格放到足够合理。
以上是一些看法,也是我过往10多年管理多支基金的体会。我们美元基金的LP结构里,大约55%的比例来自捐赠基金,今天看到也有中科大基金会的老师在,我本人是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也希望未来可以与母校多交流多互动。谢谢。
珠海横琴金融局 陈凯力
各位来宾好,近几年,横琴一直秉承的优质稳定的扶持政策和专业高效的服务精神,使得横琴私募行业不断壮大。
横琴私募围绕促进澳门经济发展多元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心,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积极引导和扶持私募基金落地。以下合作方向欢迎大家与我们探讨交流:
1. 欢迎优质私募入驻横琴,横琴针对私募配套有多项扶持政策,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人才、企业、落户以及房租补贴等方面的优惠待遇,为私募机构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2. 横琴积极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建设,全国首家法资WOFE PFM进驻横琴,多家国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已在横琴通过QFLP试点业务资格;
3. 横琴新区政府投资基金在“2020中国政府引导基金榜单”中位列第30强,欢迎国内外优秀基金管理机构及其管理团队来横琴洽谈合作;
4. 探讨推动包括大学捐赠基金在内的长期资金投资私募基金,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机构投资者评论创始人 Emma
刚才腾讯投资的同事讲述了腾讯涉足投资的背景、腾讯投资发展的历史、策略逻辑以及京东、拼多多这些经典案例。和绿地一样,腾讯也是产业投资方代表,除了背靠产业的战略投资,也是很多基金的LP。
我们也期待未来更多的大型企业能够像腾讯一样,如果有领域并不适合现有团队的基因,或无必要自己的团队亲自去做,那么可以寻找优秀的团队,优秀基金管理人,成为他们背后的支持者,长久的合作伙伴。这不但可带来丰厚的财务回报,也同样实现了战略目的。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研讨的嘉宾,也希望大家能在我们IIR平台有所收获。再次借用我们去年底医疗行业闭门交流会的结语: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下半场,大浪淘沙,洗尽铅华无数。股权投资,理应生而专业,以互信成,是为根。